只有三个细分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增长,即啤酒、软饮料和调味发酵品;在食品饮料板块收入仅增长0.3%、净利润下降1.06%的情况下,上述三个行业跑赢了行业平均。
这里面我一直跟踪的是调味发酵品,特别是里面的海天味业;今年上半年海天的业绩增长显示出了龙头的增长韧性。
那么,为什么调味发酵品行业能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除了海天味业,其他同行也实现了业绩增长吗一、行业业绩增长,全靠尖子生撑着
把15家调味发酵品企业的业绩拉出来一看,海天味业和安琪酵母是今年行业业绩增长的实力担当。
A股15家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增长15.69亿元,其中海天味业贡献了10.74亿,安琪酵母贡献了7.25亿;
由于同行特别是中炬高新和千禾味业收入下降拖了后腿,中炬高新收入下降4.86亿,千禾味业收入下降2.71亿,所以最后一合计,行业收入增长还不如海天和安琪加起来 净利润的分化更加明显。
今年上半年行业净利润合计增长4.56亿元,其中海天味业一家公司就贡献了4.57亿;
中炬高新净利润减少了1.28亿,千禾味业净利润减少了0.77亿,安琪酵母对行业净利润增长的增量贡献,刚好被中炬高新的负增长抵销。
所以,虽然从调味发酵品的全局看,行业增速还可以;但是行业内企业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像极了二八原则。
通过下面的柱形图更能感受到净利润增长的两极分化二、是企业的底层配置,让企业业绩不一样
AI不像卖货那样可以直接创收,但它对公司业务的改变是根本性的;
AI升级了公司底层的操作系统,就像把公司的出厂配置从Windows8升级到了Windows10;一旦公司的基本配置升级了,业务改善、业绩增长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只要企业底子打得好,把技术储备、供应链、渠道等基本功都做好,那么,接下来不论是卖料酒、食醋还是其它品类,企业做起来会更容易。
基本面分析,是企业经营质地分析;底子好不好,基础牢不牢靠,是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内容。
如下表所示,今年上半年海天酱油、蚝油和调味酱以外的其他品类的增速最快,达到了16.73%;海天今年上半年共增收13.77亿元,其他品类增收3.6亿元,占比为26.08%。
其他品类指的是食醋、料酒和其他调味品今年中报里提到:
在过往酱油、蚝油和调味酱等大单品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成熟的网络体系推广醋、料酒和复调等新品,不断提升在调味品细分领域的影响力。
这句话体现了海天味业将其在原有品类的优势,复制到新的产品领域的能力。
用单季度经销商收入除以经销商数量,可以得到经销商收入的平均值;2024年以后,海天味业单季度单个经销商收入有了明显增长。
这个数据也证明了前文里的那段话,即通过成熟的网络体系推广醋、料酒和复调等新品⒉安琪的底层能力:从国内复制到国外
上一篇文章分析了安琪酵母,有读者说抖音直播间里的酵母更便宜,他不认为安琪跟这些酵母相比有技术上的优势。
作为A股唯一一家酵母生产企业,今年上半年安琪实现发酵产量22.8万吨,同比增长11.8%;酵母系列产品总产能超过45万吨,在国内市场占比55%,全球的市场占比超20%,酵母系列产品规模已居全球第二。
基本面分析,不是单纯比较财务数据,而是要看企业质地;
45万吨产能不是最重要的,但是45万吨产能背后的组织、管理、供应链、销售、研发等基本的能力,这不是小众品牌说有就有的。
目前糖蜜价格开始下跌,这会盘活一些酵母生产商,因为生产成本在下降;就跟原奶价格下跌,很多小众乳企趁势而起用低价抢占市场一样,大品牌的销量会受到影响。
原奶价格回升以后,被迫退出市场的也会是这些小众乳企;它们生产靠代工,抢市场靠低价,资本资金实力小,生产成本上涨以后将无利可图。
单独的技术优势或许无法构成壁垒,但多项能力结合的结构性优势,就会形成护城河。
安琪酵母自2010年开始在埃及建厂,15年的2024年,埃及子公司的营收超过了10亿元,且埃及公司的收入增速超过了国内的伊犁、崇左等子公司。
这是安琪国内的能力复制到了国外并取得了可量化的业绩最后总结来看:
接下来调味发酵品行业内部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底子好质地好的企业会越来越赚钱;底子不好的企业由于行业红利期消失,竞争加剧,赚钱会越来越难。
那么,底子不好的企业现在再去夯实基础,还来得及吗?
对此我并不乐观,因为头部企业已有的竞争优势会产生更多复利,这些复利会进一步拉开企业之间的差距。
就像复利增长函数一样,影响复利终值的因素不是本金多少,而是折现后的利息的多少;2%的增长率和3%的增长率,看起来不大,但复利终值天壤之别打基础要尽早。
尽早升级自己的出厂配置,尽早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会在时间的作用下产生更多的利息,这些利息会让你跟竞争对手越来越不一样。
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它缺失的不只是竞争优势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失去了竞争所能带给它的复利,复利是不可估量的。
今年上半年调味发酵品的行业业绩增长,全靠尖子生撑着,已经体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