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机械的基本知识
发布日期:2023-5-3 发布者:admin 共阅1403次 打印本文
【文章字体:

食品机械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加工出可食用产品所运用的机械安装和设备.食品加工行业包括地面很宽,如制糖、饮料、乳品、糕点、糖果、蛋品、蔬菜、果品、水产品、油脂、调味品、便当食品、豆制品、肉食品、酒类、罐头食品等,每一行业都有相应的加工设备。按性能可把食品机械分为通用性食品机械和专用性食品机械两类。

通用性食品机械包括原料处置机械(如清洗、去杂、分选用机械设备)、固体及粉粒处置机械(如破碎、切碎、粉碎机械设备)、液体处置机械(如多相别离机械、搅拌机械、均质机乳化设备、液体定量配比机械等)、枯燥设备(如各种常压和真空枯燥机械)、烘烤设备(包括各种固定箱式、回转式、链带式烘烤设备)以及加工过程运用的各种槽罐等。

设备改造、技术革新驱动产业“蝶变”,粮食实现跨越升级

保障小麦、稻米等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至关重要。一方面节粮减损,缓解粮食稳产增产压力,提高粮食供给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而加工设备升级改造、技术革新保障了粮食加工安全,驱动产业“蝶变”,实现粮食提档升级。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但是粮食损失和浪费严重,情况不容乐观。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做好消费前节粮减损工作对于构筑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证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粮食加工而言,节粮减损、节能降耗,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成为重要着力点。

以小麦为例,小麦深加工制成各级别面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不高,大量副产物被直接丢弃或作为初级饲料,并没有得到很好利用。还有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晶莹剔透、光鲜亮丽的大米质量好,导致大米过度加工,既造成大米营养成分损失大,又使得抛光程序多,造成损失浪费严重。

日前,《关于珍惜粮食、反对浪费情况的调研报告》中提到,“要引导小麦、水稻等口粮适度加工,扭转消费者以‘亮、白、精’为选择标准的观念”。与此同时,报告建议,采用先进加工技术、设备,提升稻壳米糠等综合利用水平等措施切实提高加工转化率,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对加工副产品“吃干榨净”。

据了解,吉水县乌江镇的一大米加工企业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对原有大米加工设备升级改造,引入年产量6万吨的大米加工生产线,大米加工出品率和品质都有所提升。另外,该企业还将剩下的碎米、谷壳、油糠等大米加工副产物分别制成米酒、生物颗粒、压榨米糠油和饲料,不但实现节粮减损,而且提升了综合利用水平,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再如,京山米企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向后端深度开发桥米系列产品,包括米汁、米线、方便米饭等精深加工产品,同时对大米加工副产品“吃干榨净”。例如从稻米的“下脚料”米糠中,采用先进的分子蒸馏物理工艺、技术精炼制取稻米油,再从精炼油脂的副产品中提取药用原料,进一步制成药品,可以说实现从“一粒米”到“一滴油”、“一片药”的跨越升级。

随着消费不断升级,对于“新鲜、营养、健康、安全、好吃”的高品质大米的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在“适度加工,节粮减损”的倡导下,行业研发人员和企业共同聚焦粮油传统产业跨越升级,如“‘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水稻图像色差识别技术、低温升碾米工艺等呵护稻米的新鲜品质。

保障小麦、稻米等重要粮食有效供应,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而保障粮食有效供应的前提是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牢牢把住粮食安全底线。而在小麦、稻米加工环节,要做好节粮减损、节能降耗工作,减少粮食加工过程中的损失浪费,通过加工设备升级改造、技术革新,不仅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安全,还延伸了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