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优质农食产品越来越多进入中国市场,上海海关畅通“绿色通道”保障高效进口
发布日期:2024-3-6 发布者:admin 共阅760次 打印本文
【文章字体:

春节过后,上海口岸一如既往地繁忙,尤其是来自非洲的农食产品密集入境。近日,几批次南非进口鲜切花、非洲水产品、橙子、葡萄柚等先后从浦东机场口岸和洋山口岸进口至国内。上海海关畅通“绿色通道”,推动这些货物快速通关。

凌晨,1.5万枝南非进口鲜切花运抵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该批货物价值高、货量大、通关急,上海海关所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以下简称“浦东机场海关”)畅通“非洲输华农产品进境绿色通道”,叠加“提前申报”“随到随检”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半小时后,该票鲜切花顺利通关,以最新鲜的状态运往浙江省的花卉市场。


鲜切花等鲜活货物属于典型的“急鲜特”进口商品,除了品种因素外,保持新鲜的关键是缩短运输和清关时间。浦东机场海关根据监管商品的特点,量身定制鲜活农产品通关服务制度,在查验现场开通了夜间、周末时段应急办理接单审核业务窗口,承诺“7×24”小时不间断保障鲜活货物及时通关需求,确保进口货物“保质保鲜”通关。据悉,今年以来截至2月23日,浦东机场海关已累计监管自非洲进口鲜切花41.1吨。


进口热的还有非洲水产品。“今年以来,浦东机场海关累计检疫监管自非洲进口龙虾等食用水生动物83.1吨,同比增长9.3%。鲜活农产品不仅有动植物疫情传入风险,食用水生动物还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不仅要做到‘进得来、放得快’,还得‘管得住’,浦东机场海关以构建多层次安全监管体系为重点,通过强化监督查验确保鲜活农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浦东机场海关物控查检一处查验五科副科长蔡晟表示。


此前,来自非洲的橙子、葡萄柚等新鲜水果也在洋山口岸查验平台查验通过后进入国内市场,丰富中国百姓的“果篮子”。为助力非洲优质农产品安全高效通关,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综合运用“智慧动植检集成平台”,引入全流程智慧理念,有效提升监管效率;聚焦生物安全及食品安全,落实境外输华农产品准入制度和境外生产加工企业注册制度,做好进口农产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及有害生物筛查等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及国门生物安全。截至2月23日,洋山海关今年已共计查验非洲进口水果235.31吨。


上海海关介绍,随着中非经贸合作日益密切,越来越多非洲优质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2023年,上海海关累计检疫监管自非洲进口农产品73.7亿元,同比增长3.3%。